兵马俑发掘最新成果 (兵马俑发现轰动世界)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兵马俑发掘最新成果,那么你来对地方了。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该话题,并讨论兵马俑发现轰动世界相关的内容。希望本文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记得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秦兵马俑一号坑新发现20余件陶俑 对研究一号坑军阵排列有重要意义

近日,兵马俑又有了新的发现,即秦兵马俑一号坑新发现20余件陶俑,其中,中、高级军吏俑对研究一号坑军阵排列有重要意义!近来,除了新发现陶俑之外,考古人员还在秦始皇陵陪葬墓新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总之,这些发现都对历史研究有重要的价值。

秦兵马俑一号坑新发现20余件陶俑

21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了解到,2021年考古工作者对秦兵马俑一号坑的两个过洞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陶俑25件,其中出土的中、高级军吏俑对研究一号坑军阵排列有重要意义。

这次的发掘地点位于一号坑北侧中段,具体区域为G8、G10两个过洞。其中,G8清理出陶俑15件,从中提取10件、拼对完成8件。G10清理出陶俑10件,从中提取7件、拼对完成4件。这次出土的陶俑彩绘保存状况较好,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将陶俑运至保护修复室进行保护修复,对俑坑出现的霉菌进行了科学处理,确保了文物和环境的安全。

据了解,这次发掘出土了一件将军俑和一件中级军吏俑。考古工作者通过梳理秦俑坑发现以来所出土的中、高级军吏俑,特别是一号坑所出土的中、高级军吏俑,提出一号坑的军阵排列可能具有南北、东西向对称的特点,这次发现对了解、研究整个一号坑的军阵排列具有重要意义。

秦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号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6000余件。

此前消息:秦始皇陵陪葬墓新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秦始皇陵

近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发布了2021年最新的考古成果。考古人员对秦陵西侧陪葬大墓(QLCM1)北墓道和两个陪葬坑进行了发掘清理,并对包括陶器、铜器和小件器物等出土文物展开室内修复。目前已经修复完整的器物有金、银骆驼,金舞袖俑,镶嵌琉璃的铜扁壶等。另有一件小型铜俑,跽姿状,头戴冠,双手捧物,表情肃穆。

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秦陵博物院对这座陪葬墓进行了持续性发掘。考古专家表示,墓主的地位很高,身份尊贵。新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三个车马陪葬坑、15个一组的编钟,许许多多的小型乐舞百戏、动物等形象的金银铜俑,都显示出了贵族的奢华生活。

关于一号坑:

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兵马俑面世,当时下和村农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刚好开在一号坑的东南角。1974年7月中旬,由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临潼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考古发掘队进驻秦俑坑工地。随着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1976年至1978年,考古队又增添了考古、保护、照相、修复等方面的人员。一号坑发掘工作全面开展,10多个修复组展开对兵马俑的大规模修复。

一号坑的东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战袍的战士俑210人,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204人,组成方阵的后卫。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

2009年至2019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一号坑进行了第三次正式发掘,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发掘陶俑220余件,陶马12匹,车迹2乘以及大量的兵器、建筑遗迹。

此次发掘共出陶俑220余件,根据陶俑的冠式和铠甲、服饰的不同,将陶俑可分为高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下级军吏俑、一般武士俑等。经过初步分析和研究,认为原有的下级军吏俑可以继续细分为两个类型,为俑坑军阵的排列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法。

考古人员还发现秦盾遗迹,此盾与一号铜车上所发现的盾形制一样,尺寸为它的2倍。这是在秦陵考古中首次发现秦盾遗迹。此外,还出土了青铜长剑和弓弩,第一次明确了檠木的定名和和弓弩的保存方法。

兵马俑坑目前发掘的有多少?

1974年—1977年在秦始皇陵东1千米处,发掘出作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马俑坑。一号坑在南,东西长216米,宽62米,面积13260平方米。二号坑东西长124米,宽98米,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共出土武士俑800件,木质战车18辆,陶马100多匹。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战车100辆,战马100匹。陶佣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

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而俑坑内的108件骑兵俑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

秦始皇三号俑坑位于一号兵马俑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兵马俑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

三号俑坑号的陶俑大部分没有头,陶马马头也同样残缺不全,甚至有的残破陶片坑内也不见踪影。由此不难看出,三号俑坑曾遭受过严重的人为破坏。三号俑坑对于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

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

秦兵马俑新清理出25件陶俑

秦兵马俑新清理出25件陶俑

秦兵马俑新清理出25件陶俑兵马俑发掘最新成果,经过考古专家勘探和挖掘,数以千计兵马俑发掘最新成果的兵马俑陆续出世,其逼真的造型和高超的工艺,引得全世界为之惊叹。秦兵马俑新清理出25件陶俑。

秦兵马俑新清理出25件陶俑1

据来自近日举行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21年度线上业务汇报会的消息,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秦始皇帝陵西侧墓葬M1,以及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2021年度考古发掘均取得了重要收获:

在兵马俑一号坑又出土一件将军俑、一件中级军吏俑,这对研究整个一号坑军阵排列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在兵马俑二号坑,对“弩兵”单元内涵与布局有了新认识,发现了高级军吏及周边铠甲武士俑;

对秦始皇帝陵西侧墓葬M1完成了北墓道和两个陪葬坑的发掘,所有出土物都昭示墓主人身份尊贵,有三个车马陪葬坑,发现了15个一组的编钟,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型乐舞百戏、动物等形象的金银铜俑等;

在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发现外城东门夯土台基和门道遗迹以及瓦块和红烧土等,发现城门门道两侧存在附属建筑,城门的毁坏与火有关。

兵马俑一号坑:

又出土一件将军俑、一件中级军吏俑,

对研究整个一号坑军阵排列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方舱效果示意图

秦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总面积14260平方米,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余件。兵马俑一号坑共划分20米×20米的27个探方。全坑发掘工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5月至1981年9月,集中清理一号坑东端的五个探方(T1、T2、T10、T19、T20),面积为2000平方米。第二阶段自1986年3月到1987年初,发掘五个探方(T11、T12、T13、T21、T22)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第三阶段为2009年至今,发掘位置位于T23方,发掘面积400平方米。

△一号坑发掘现场

2021年度发掘地点位于一号坑北侧中段,原编号T24方,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面积为30平方米,具体区域为G8、G10两个过洞。

其中,G8过洞清理出陶俑15件、提取10件,拼对完成8件。G10过洞清理出陶俑10件,提取7件,拼对完成4件。陶俑、陶马残破严重,有较大的位置移动。共清理提取出小件14件,全部出于G8。

△一号坑发掘现场

出土陶俑彩绘保存状况较好,已制定了科学保护方案,将这些陶俑及时运至保护修复室进行保护修复。对俑坑出现的霉菌也进行了及时处理,确保了文物和环境的安全。

本年度发掘所出陶俑主要位于车迹之后,具有特殊性。其中在G8出土有一件将军俑,G11出土有一件中级军吏俑,这对了解、研究整个一号坑的军阵排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考古人员梳理了秦俑坑发现以来所出土的中、高级军吏俑,特别是一号坑所出土的中、高级军吏俑,提出一号坑的军阵排列可能具有南北、东西向的对称性。

兵马俑二号坑:

对“弩兵”单元内涵与布局有了新认识,

发现高级军吏及周边铠甲武士俑

兵马俑二号坑是秦始皇陵重要从葬坑之一。1976年5月发现并进行局部试掘。1994年至2008年进行了第一次全面发掘,揭露棚木以上部分,基本厘清二号坑的地层、形制、建筑结构、性质等内容,并发掘清理了部分彩色陶俑。

2015年开始第二次发掘。发掘工作严格控制发掘面积,本着“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入”的工作思路,重在解决相关学术问题,如解决俑坑青膏泥的成分问题、探索兵马俑色彩信息量化采集模式、通过发掘获取相关微观信息解决兵马俑坑兵器的铬盐氧化等学术问题。

△二号坑发掘现场

按照考古发掘计划,2021年发掘第一单元弩兵方阵T21(K5)60平方米,进一步揭示这一单元的内涵与布局。通过发掘,已初步获得关于“弩兵”单元内涵与布局的新认识。

主要收获是:完成T21K5陶俑上层清理与K5东壁清理,大部分陶俑暴露。共提取各类数据447组,提取样品47处,进一步揭示和了解二号坑的埋藏内涵,为秦俑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二号坑发掘现场

首先,在该区域发现高级军吏及周边铠甲武士俑,开间内并不全是立射俑,对K5陶俑的种类与分布有了新的认识。其次,在彩绘陶质文物的科学发掘与现场保护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为其他同类文物保护提供借鉴。第三,改变传统色彩记录方式,采用数字化记录手段,量化色彩记录,为建立秦俑色彩数据库提供数据积累。第四,提取焚毁棚木间残存青灰泥,计划分析矿物成分与元素成分,对青灰泥形成提出更为全面解释。最后,通过发掘获取相关微观信息,对K5内青铜兵器及所处土壤环境进行金属元素分析,进一步分析二号坑兵器的铬盐氧化问题。

秦始皇帝陵西侧墓葬M1:

完成了北墓道和两个陪葬坑的发掘,

墓主人身份尊贵,有三个车马陪葬坑,发现15个一组的编钟等

从2013年开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陵西侧QLCM1(简称1号墓葬)进行了持续性发掘。多年以来因土地租赁问题没有解决,北墓道和两个陪葬坑一直无法发掘。今年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成功解决这一难题,使墓葬得到完整发掘。

2021年工作主要是对北墓道和两个陪葬坑的发掘以及室内修复。考古人员沿用过去方法布设探方,进行发掘。墓道夯筑回填,和南墓道夯层完全一致,上层是细夯,下边是粗夯,夯窝也是一模一样的。没有发现盗洞。

陪葬坑有三个,南边一个(P1),位于南墓道的西侧,以前已经完成发掘。整体的结构是厢板式结构。埋有四匹马和一辆木车以及一只狗。出土有盖弓帽、箭镞、金节约、金银络饰管等,这些和秦陵周围出土的几乎完全一致。

△陵西大墓出土玉鼎

北边两个陪葬坑(P2、 P3),位于北墓道的东侧。发掘之前对它们进行复探,确认其范围。

陪葬坑P2距北墓道1.5米,长9米,宽6米,深5.2米。发现盗洞。在其一角,发现扰坑一个,应是当地农民平整土地时候挖的。里边堆积着大量的陶片,在陶片上有文字“南”、“咸□□”、“咸阳□□”。

陪葬坑P3距北墓道17米,长26.5、宽5、深2米。之所以比较浅,是因为早年平整土地的时候,将上边2米多破坏了。它的结构应该和P1一样,厢板式,上层棚板宽20厘米左右。陪葬坑内盗洞密集,有13个之多,盗洞里面发现盖弓帽等。

△陵西大墓出土的金、银骆驼

室内修复,包括陶器、铜器和小件器物的修复。

提取出来的陶器破碎严重。目前修复起来的陶器有大型茧形壶、小型茧型壶、陶囷、罐、缶、灯等。大型茧形壶尺寸在60厘米。部分修复的陶灯有16件、陶囷6件,陶罐7件。

铜器的修复也有类似的问题,比较完整的比如鼎、豆、壶、编钟等修复起来比较容易。但许多器物器壁本来很薄,脆弱,修复起来,困难重重。

目前已经修复完整的器物有:金、银骆驼,金舞袖俑,镶嵌琉璃的铜扁壶,玉鼎,银盒,银骑马俑,银猎犬,鎏金铜铺首等等。

△陵西大墓出土的貌似小鹿的小动物造型

△陵西大墓出土的跽姿状小型铜俑

其中有一件小动物,造型生动,貌似小鹿,呈卧姿状,大耳上扬,一副警觉的样子。另有一件小型铜俑,跽姿状,头戴冠,双手捧物,表情肃穆。

通过发掘和清理,考古人员对墓葬性质有了更明确的认识——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墓,墓主的地位很高,身份尊贵。所有出土物都昭示出,这是一幅贵族生前声色犬马的生活场景。高级别墓葬、有三个车马陪葬坑、有15个一组的编钟、有许许多多的小型乐舞百戏、动物等形象的金银铜俑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显示出贵族的奢华生活。

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

发现外城东门夯土台基和门道遗迹以及瓦块和红烧土

城门门道两侧存在附属建筑,城门的毁坏与火有关

△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外景

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位于秦始皇帝陵园东外城垣偏南处,居于封土正东,西距秦始皇陵封土约200米,北距现在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东门约260米,东距遗址公园东围墙约20米,南距K9801约150米。1962年以来,考古学者多次对秦始皇帝陵园及其周围地区开展了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对陵园外城东门有了初步认识,大致确定了外城垣东门遗址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77米,东西宽22.4米,但是对门道数量与建筑结构认识并不清楚。

△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俯拍图

为了给秦始皇帝陵园外城垣展示复原提供可靠资料,促进秦始皇帝陵园的考古研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9月至12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本次考古发掘制定了详细的发掘方案,以地层学为指导,关注堆积最小单位,从埋藏学视角出发,坚持多学科联合攻关,与建筑学科专家共同推进考古发掘工作,布设探方30个,实际发掘面积1000平米(约相当于遗址的二分之一)。

△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俯拍图

外城东门遗址地层关系简单,除自然冲沟7条、现代人工沟3条、现代污水沟1条、现代墓葬4座和现代灰坑1个之外,主要发现外城东门夯土台基,门道遗迹1处,瓦块和红烧土等建筑堆积。出土石质建材5件、铁器1件、乾隆通宝1枚、民国铜钱1枚。

△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夯窝

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有:

搞清楚了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的规模、形制和结构。此次发掘确定了外城东门属于夯土台基式建筑,为一门一道的城门结构,门道经过火烧处理。门道的边缘以及高台式平台的拐角处均有人工石质建筑材料,可以确定城门除城墙墙体外,还存在附属建筑。

厘清了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的营建过程。利用地层堆积关系可以确定,东门门址先开挖大的地基坑,然后在坑内进行细夯;坑内细夯与坑边之间采取粗夯方式处理。在夯土台基之上,进行墙体与附属建筑的营建,墙体外侧抹有草拌泥。从板瓦、筒瓦、石建筑构件看,城门门道两侧存在附属建筑。从存在红烧土和碳屑的情况看,城门的毁坏与火有关。

为秦始皇帝陵的朝向问题以及礼制布局、陵墓制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有助于对秦始皇帝陵的礼制建筑的规模、等级、布局的认识与研究。

据了解,下一步考古人员将继续坚持考古学与以建筑学为代表的的多学科合作进行发掘与研究,继续对内外城东门之间的附属建筑等开展考古工作,逐步搞清楚秦始皇帝陵园东部的建筑结构与布局,明确内外城东门区域的遗存分布与内涵,为秦始皇帝陵的陵墓制度研究提供资料。

秦兵马俑新清理出25件陶俑2

位于陕西西安的秦兵马俑,是与故宫、长城并列的`中国三大必看景点之一。许多外国政要访问中国时,都曾来此参观,并且赞不绝口。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甚至评价道: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

关于秦兵马俑的身世,以及被发现的过程,相信大家早已知晓。1974年3月,一个老农在打井时,意外发现了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经过考古专家勘探和挖掘,数以千计的兵马俑陆续出世,其逼真的造型和高超的工艺,引得全世界为之惊叹。

不过,令人好奇的是,即便兵马俑已经公开展览多年,但它们身边那几堵厚厚的土墙,至今都没被清理掉,这是为什么呢?有人猜测里面可能还有其他陪葬品没被挖掘出来,真是这样吗?

一、身负重责的土墙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土墙里面真的只有土,没有其他东西。而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这些数量庞大的兵马俑,避免它们遭到外力破坏。

当年,秦国丞相李斯奉命建造帝陵,秦始皇给他提的要求就两个字——“气派”,要能显现他帝王的身份。最好能把他当下拥有的东西,都复制一份搬到地下,他死后也能继续享用。

李斯那么聪明,自然迅速领会了上司的意思,将帝陵设计得相当宏伟霸气,不仅占地面积广大,足有12万平方米,陪葬品也是相当丰富,其中就包括举世罕见的兵马俑。

当然,光把这些宝贝放进陵墓里是不够的,还得保证它能永世长存。于是,李斯便命工匠们给兵马俑坑里堆了土墙、搭了棚子、竖了立木,将兵马俑们罩了起来,尽可能降低它们的受损率。

经过千百年的腐蚀氧化,由木柱、茅草组成的棚子已经彻底消失,所以兵马俑发掘最新成果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土墙。这些土墙本身就又宽又长,再加上当年工匠的反复夯实,硬度堪比岩石,能起到极好的承重作用。

据史料记载,关中地区曾经遭受过8级大地震,但兵马俑几乎没有受损,足见土墙的重要性。另外,兵马俑坑还遭到过焚烧,但受损的只有甬道通风处的兵马俑,其他地段的仍完好无损,可见土墙还有防风阻火的功效。

二、土墙不能清除的原因

首先,破坏土墙会让兵马俑失去保护。尽管现在兵马俑坑上也搭建了防护棚,但只能帮它们免除风吹雨淋,对于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没有多少防护作用。若到时候一倒一大片,那可是无法估量的损失。

其次,清理过程中可能会对兵马俑造成损害。前文有说到,这些土墙都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质地十分坚硬。如果光靠人工清理,太过费时费力。若用大型机械清理,又容易碰到兵马俑,代价太大。

最后,清理土墙会破坏秦皇陵的整体性。与坑内的兵马俑一样,土墙也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它们是秦皇陵的一部分,就像古代城墙一样,对于后世研究古代建筑文化有极大帮助。

秦兵马俑新清理出25件陶俑3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与秦陵博物院合作,在国际权威期刊《科技考古》(Archaeometry)上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秦兵马俑上新发现了一种多用途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被广泛用于兵马俑制作中的填补、粘接,抹平等工艺中。研究人员表示,在过去秦陵兵马俑坑的考古发掘过程中,他们在陶俑的头冠部、胳膊处,包括陶马腹部、腿部的断裂处等很多部位,都发现过这种材料。此次最新研究发现为了解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和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了新的依据。

1月21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发布最新消息,考古队员2021年对秦兵马俑一号坑北侧中段的两个过洞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出陶俑25件,提取17件,完成拼对12件,#秦兵马俑一号坑新发现了20余件陶俑# 。其中出土的中、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对了解、研究整个一号坑的军阵排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能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帮助,让你更好地了解兵马俑发掘最新成果和兵马俑发现轰动世界。如果你还有疑问或需要更多帮助,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

展开全文